香港金蛋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沈嘉奕 寻求与国际资本接轨有效路径

发布时间: 2009-07-01 来源: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张桂英

 

  “金融海啸对香港基金界的投资实力虽有一定影响,但对像黑龙江这样以丰富资源和老工业基地优势见长的内地省份,却正孕育着一个绝佳的融资机遇,关键看我们的企业能否正确判断当前形势并找到与国际资本的有效对接路径。”在日前进行的第20届龙港经济合作专题研讨会上,香港金蛋集团有限公司主席、董事总经理沈嘉奕先生语惊四座。他的观点,为我省一直受困于融资难的民营企业,描绘了曙光在前的美景。

  持有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拥有逾20年会计、企业融资、投资及并购顾问之丰富经验的沈嘉奕,曾在多家知名国际金融及港、英、美上市公司任职高管。针对黑龙江企业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更好地利用香港国际资本融资,沈嘉奕说,当前企业界有个误解,以为金融海啸对基金界打击很大,他们的投资能力锐减而将更多目光移向银行。事实上,据调查分析,由于香港基金界对国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热度递增,近一两年那里的项目价格已被炒高,致使以投资利润为追求目标的基金已大大减弱投资热情。以2008年为例,针对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香港私募股权基金募集总金额为611.5亿美元,但实际已投资金额只有96.1亿美元,待投资基金最少为519.4亿美元以上;同年度新增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香港创投基金的资金额为73.1亿美元,但实际已投资金只有42.1亿美元,待投资资金最少为31亿美元。这些数字说明,至少在香港,国际资本仍有很大的投资能力,而且对像黑龙江这样的内陆省份来说正面临新的融资佳机——金融危机使沿海一些外向型企业大受打击,这也使国际资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取向,过去对投资回报率的追求让他们更看重沿海外向型经济的高成长型,如今金融海啸的洗礼让大家更看重资金增值,转向对资源类产品和外向度不是很高的制造业的高度关注。

  “哈洽会让世界了解了哈尔滨,了解了黑龙江,真诚希望黑龙江的企业也能尽快找到与国际资本接轨的有效路径。”沈嘉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省也好、一个城市也好,最主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宣传好自己。过去包括私募和创投在内的国际资本与沿海地区合作得多,还有一个原因:那里民营企业多,因价格和操作方面的原因,他们更愿意与民营企业合作,而在他们的心目中,黑龙江国有经济的比重很大,企业都是国有的多,其实经过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的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快速崛起,在全省经济总量中已占有1/3的比重。这些变化要让外界更好地了解。”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易会展APP』,了解更多展会信息!



网站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国际博览发展促进中心      电 话:+86-451-82340100      邮 箱:chn@gjcjzx.org.cn